统计局这次也太real了:1、2月消费负增长20%!投资负增长24%!一季度是否负增长,就看3月了!

2020年03月18日 18:38 来源:调皮电商 作者:木芯

昨天上午十点,我们又一次见证历史。

 

国家统计局首次在疫情后发布月度经济数据。

 

 

尽管此前很多经济学家都对疫情冲击下的经济发出预警,但真实的数据还是超出所有人的想象。

 

数据显示,1-2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3323亿元,同比下降24.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130亿元,同比下降20.5%。

 

 

拉动GDP的三架马车——投资、消费都下滑超过20%,净出口虽未公布,但从工业增加值、用电量等相关数据来看,下滑10%以上也是没跑了。

 

这意味着1-2月,受疫情冲击,中国经济不是大家原本以为的“增速放缓”,而是断崖式下跌,下跌幅度已超过10%,甚至可能突破了20%。

 

对比2003年非典期间,主要受疫情冲击的二季度,最终GDP增速是9.1%,相比一季度的11.1%只下跌了2个百分点。

 

要知道2019年四季度GDP增速是6%(2019年全年GDP增速6.1%),1-2月的情况虽不能决定整个一季度,但目前看来一季度能保住0增长已经是最乐观的情况了,这表示仅从疫情期间对经济造成的震荡性影响(季度GDP增速下跌6个百分点)看,新冠肺炎就是非典三倍!

 

 

因为这次数据太real了,很多人都觉得有点不适应,感觉都不像我们印象中的统计局了。为什么统计局这次格外real呢?

 

有分析认为,这是一种“利空出尽”的策略,说破无毒,当利空出尽反而可能利好。

 

尤其是把受疫情冲击最严重的1-2月数据从一季度中单列出来,就像最早统计病例数据,全国数据汇总在一起时,每天新增翻倍,让人感觉全国疫情在迅速恶化,一旦把湖北数据和湖北以外的全国数据单列,就会发现全国疫情不只一个拐点,低风险地区完全没必要那么紧张。

 

今早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毛盛勇就透露,3月经济数据已出现明显好转,而且他们预计,3月份占一季度GDP的比重会在40%左右。

 

算一下就会发现,如果按这个预计,3月份的GDP无论同比还是环比都会有超额增长,走出一个V字反弹曲线。一季度GDP最终应该会守住0增长的底线。

 

在统计数据上,把受疫情影响的时间控制在1-2月之间,显然有利于国内国际形成中国经济重回增长轨道的正面印象。

 

至于今年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GDP较2010年翻番的目标,全年GDP增长要达5.5%的硬指标,是否会因疫情修改,就要看今年两会的说法了。按现在一季度可能0增长,后面三季度还要看全球疫情发展情况来看,这个5.5%的目标实在是太难了。

 

除了宏观经济受疫情冲击,陷入停滞,统计局还公布了几个重要经济指标的变化,也不容忽视。

 

一个是CPI物价指数。

 

 

受疫情下大面积停工停业,物流受阻影响,1-2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平均比去年同期上涨5.3%,达到历史高位。其中食品价格上涨明显,是影响CPI上涨的重要因素。

 

尤其是猪肉,2月同比涨幅居然高达135.2%。而且短期看依然没有缓解的办法(从国外进口和增加养殖量这两个解决方案现在都受全球疫情的影响)。

 

食品涨价是有传导效应的。目前七大类商品,除了交通通信都有不同幅度的涨价。

 

 

另一个是失业率。

 

根据国家统计局今年2月28日发布的《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9年末,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疫情发生后,2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6.2%,迅速上升了一个百分点。

 

 

这意味着,仅受疫情直接冲击造成的城镇失业人口就在400万以上,可以想象这背后有多少企业破产倒闭。今年还有874万大学生毕业,就业形势会更加严峻。

 

物价和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问题。这么多人丢了工作,没有收入,还要面对食物等刚需商品的涨价,大家的消费自然会倾向于保守,刺激内需就变得很困难。消费迟迟不能回暖,更多企业会因此陷入困境,恶性循环形成更大的危机。

 

上述统计数据反映出的经济风险,一点不比防控疫情轻松。

 

很多低风险地区的工作重点已经从防控疫情转移到了千方百计刺激经济上。前几天,南京甚至出了个“机关干部带头消费”的倡议,南京市委书记果然带头自掏腰包下馆子。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在全盘下滑的消费数据中,唯一的增长来自电商。

 

数据显示,1-2月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1233亿元,增长3.0%,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1.5%。这一占比在疫情前是21%。说明疫情进一步提高了电商的渗透率。据AT Kearney的分析预测,疫情后,这一比率有望提升至24%。

 

 

这很容易理解。即使线下商业陆续开放营业,限流措施依然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人们对线下场景的安全感也有待修复,电商会在疫情后承接住第一波消费回暖的红利,零售占比较1-2月的数据有望继续提高。

 

疫情可能会帮助打通很多过去阻力巨大的版块电商化,包括但不限于汽车、房产、医疗等。这将是个万物皆可云的时代。

转载自公众号:调皮电商 作者:木芯 本文经授权发布,不代表51LA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本文经授权发布,不代表51LA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更多互联网行业动态>>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我要啦统计”(微信ID:Analysis_51la)

统计局这次也太real了:1、2月消费负增长20%!投资负增长24%!一季度是否负增长,就看3月了!

来源:调皮电商 作者:木芯
2020年03月18日 18:38

昨天上午十点,我们又一次见证历史。

 

国家统计局首次在疫情后发布月度经济数据。

 

 

尽管此前很多经济学家都对疫情冲击下的经济发出预警,但真实的数据还是超出所有人的想象。

 

数据显示,1-2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3323亿元,同比下降24.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130亿元,同比下降20.5%。

 

 

拉动GDP的三架马车——投资、消费都下滑超过20%,净出口虽未公布,但从工业增加值、用电量等相关数据来看,下滑10%以上也是没跑了。

 

这意味着1-2月,受疫情冲击,中国经济不是大家原本以为的“增速放缓”,而是断崖式下跌,下跌幅度已超过10%,甚至可能突破了20%。

 

对比2003年非典期间,主要受疫情冲击的二季度,最终GDP增速是9.1%,相比一季度的11.1%只下跌了2个百分点。

 

要知道2019年四季度GDP增速是6%(2019年全年GDP增速6.1%),1-2月的情况虽不能决定整个一季度,但目前看来一季度能保住0增长已经是最乐观的情况了,这表示仅从疫情期间对经济造成的震荡性影响(季度GDP增速下跌6个百分点)看,新冠肺炎就是非典三倍!

 

 

因为这次数据太real了,很多人都觉得有点不适应,感觉都不像我们印象中的统计局了。为什么统计局这次格外real呢?

 

有分析认为,这是一种“利空出尽”的策略,说破无毒,当利空出尽反而可能利好。

 

尤其是把受疫情冲击最严重的1-2月数据从一季度中单列出来,就像最早统计病例数据,全国数据汇总在一起时,每天新增翻倍,让人感觉全国疫情在迅速恶化,一旦把湖北数据和湖北以外的全国数据单列,就会发现全国疫情不只一个拐点,低风险地区完全没必要那么紧张。

 

今早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毛盛勇就透露,3月经济数据已出现明显好转,而且他们预计,3月份占一季度GDP的比重会在40%左右。

 

算一下就会发现,如果按这个预计,3月份的GDP无论同比还是环比都会有超额增长,走出一个V字反弹曲线。一季度GDP最终应该会守住0增长的底线。

 

在统计数据上,把受疫情影响的时间控制在1-2月之间,显然有利于国内国际形成中国经济重回增长轨道的正面印象。

 

至于今年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GDP较2010年翻番的目标,全年GDP增长要达5.5%的硬指标,是否会因疫情修改,就要看今年两会的说法了。按现在一季度可能0增长,后面三季度还要看全球疫情发展情况来看,这个5.5%的目标实在是太难了。

 

除了宏观经济受疫情冲击,陷入停滞,统计局还公布了几个重要经济指标的变化,也不容忽视。

 

一个是CPI物价指数。

 

 

受疫情下大面积停工停业,物流受阻影响,1-2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平均比去年同期上涨5.3%,达到历史高位。其中食品价格上涨明显,是影响CPI上涨的重要因素。

 

尤其是猪肉,2月同比涨幅居然高达135.2%。而且短期看依然没有缓解的办法(从国外进口和增加养殖量这两个解决方案现在都受全球疫情的影响)。

 

食品涨价是有传导效应的。目前七大类商品,除了交通通信都有不同幅度的涨价。

 

 

另一个是失业率。

 

根据国家统计局今年2月28日发布的《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9年末,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疫情发生后,2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6.2%,迅速上升了一个百分点。

 

 

这意味着,仅受疫情直接冲击造成的城镇失业人口就在400万以上,可以想象这背后有多少企业破产倒闭。今年还有874万大学生毕业,就业形势会更加严峻。

 

物价和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问题。这么多人丢了工作,没有收入,还要面对食物等刚需商品的涨价,大家的消费自然会倾向于保守,刺激内需就变得很困难。消费迟迟不能回暖,更多企业会因此陷入困境,恶性循环形成更大的危机。

 

上述统计数据反映出的经济风险,一点不比防控疫情轻松。

 

很多低风险地区的工作重点已经从防控疫情转移到了千方百计刺激经济上。前几天,南京甚至出了个“机关干部带头消费”的倡议,南京市委书记果然带头自掏腰包下馆子。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在全盘下滑的消费数据中,唯一的增长来自电商。

 

数据显示,1-2月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1233亿元,增长3.0%,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1.5%。这一占比在疫情前是21%。说明疫情进一步提高了电商的渗透率。据AT Kearney的分析预测,疫情后,这一比率有望提升至24%。

 

 

这很容易理解。即使线下商业陆续开放营业,限流措施依然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人们对线下场景的安全感也有待修复,电商会在疫情后承接住第一波消费回暖的红利,零售占比较1-2月的数据有望继续提高。

 

疫情可能会帮助打通很多过去阻力巨大的版块电商化,包括但不限于汽车、房产、医疗等。这将是个万物皆可云的时代。

转载自公众号:调皮电商 作者:木芯 本文经授权发布,不代表51LA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本文经授权发布,不代表51LA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更多互联网行业动态>>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我要啦统计”(微信ID:Analysis_51la)

51LA网站统计V6

51LA与500位站长联合打造全新一代网站统计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