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工兄弟教我做产品

2020年02月11日 14:45 来源:唐韧 作者:唐韧

我在北京的住处旁边有一个小区刚完工,四环内科技大宅,售价最低 2000 万起,每次路过都会振奋我要好好赚钱的心。

因为还在最后收尾阶段,所以经常能碰到一些施工人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农民工。

我和几个民工兄弟发生了一段小故事,心地善良的我做了一件好事,他们也给我上了一堂产品课。

前些天傍晚出去跑步,路过豪宅楼下时三个民工兄弟把我叫住,向我打听怎么用手机叫车。

其中一人拿着一个破旧的安卓手机给我看,手机屏幕已经花了,可能是经常磨损和摔落的缘故。

屏幕上显示的是滴滴出行的微信小程序,而且已经发出了叫车请求,因为路程较远,所以需要先支付预付费。

费用是 60 多块钱,目的地是六环外的住所。

他们的困惑在于不知道为什么还没上车就需要先付钱,怕付钱后司机不来了,或者担心自己付多了。

我拿着那个有点破旧的手机给他们看了下预付费说明,然后跟他们解释预付费到底是什么意思,以此打消他们的顾虑。

明白什么是预付费后,三人这才放下心完成了支付并发出了叫车请求。

很快,车叫到了,但还有一段距离,我告诉他们在这等一下,司机到了会联系他们的。

就这样,我继续跑步去了。

因为是绕着小区外围跑,跑了一圈回来后,发现他们还站在那。

我又跑过去问他们是不是车还没到,那位大哥说他也不知道,并且给我看了下手机屏幕。

我一看,显示的是车已经到了,但司机并没有电话联系,而是发了一条文字消息说已经到了。

文字消息以一个小红点的方式显示在页面上,民工兄弟显然不知道这具体代表什么意思,所以没点开看。

我看了下车牌号,车其实就停在马路对面,司机正下车抽烟,可能是正好抽根烟,所以没打电话催。

因为民工兄弟穿着一身工服、带着安全帽,所以司机肯定以为不是他们叫的车。

我带着他们过了马路,走到司机面前说是他们叫的车,司机这才意识过来。

司机上下打量了一番这三个民工兄弟,仿佛有些犹豫。我知道司机是嫌他们身上脏,但也没好意思说。

就在此时,感动人的一幕出现了。

三位民工兄弟不约而同的脱下了外套,翻过来穿在了自己的身上,然后用手拍了拍裤子上的灰。

原本以为这种场景只在电视或者小说里才会出现,没想到真让我碰到了,那么的现实和生动。

就这样,他们上车了。

司机没多说,上车关门就走了。

看着远去的车尾灯,我继续开始跑步,心里很暖,同时又觉得民工兄弟给我上了一堂产品课。

事后整理了一下,这里分享出来:

 

1、一款真正好用的产品一定是简洁的、优雅的、不需要经过复杂思考的,是通过直觉和常识就可以顺利使用的。

比如民工兄弟能在微信里打开滴滴出行的小程序这件事。

要么是通过搜索找到的小程序,要么就是通过钱包入口进入的,至少说明他们能熟练使用微信。

微信已经是个国民级产品,它的简洁程度足以覆盖跨度很大的人群和年龄区段。

再看滴滴,其实滴滴已经做得足够简洁了。

大部分情况下用户是能够顺利使用的,但预付费的场景,在现实中很少发生,用户找不到对标,自然就难以理解。

 

2、每一个信息认知和每一步操作都是一个门槛,我们以为的理解无障碍,对于一部分用户来说就是无法理解,就是门槛。

比如预付费,比如文字消息通知,这些在我们看来很好理解的设计,在部分用户眼中就是不理解。

一个不理解的信息和一个不理解的操作相互叠加,直接就混乱掉了用户认知,这跟我们在商场里迷路是一样的。

与其自己猜测用户如何认知,还不如去观察他们如何使用,与其听用户说了什么,还不如看他们具体怎么做的。

 

3、用户行为并不会按照我们所设计和期待的方式发生,用户会按照所处的环境进行动态调整。

就拿司机到达出发地通知乘客这事儿来说,我们的常规认知是司机会打电话通知乘客,有的司机会提前发几条模板消息来通知乘客。

但到底哪个才是关键路径,这个完全取决于当时的环境。

可能大部分司机习惯于打电话,但有的司机在特定场景下可能就会使用文本或语音消息通知。

用户如果一直以接电话的方式作为到达通知,很可能双方就会出现理解偏差,就比如民工兄弟和司机这个特殊场景。

 

做产品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因为总有意料之外的不确定性,不同用户规模和群体也会衍生出差异化的需求。

而大部分产品都是标准解决方案,一套标准适配多种场景和需求,考验的就是产品经理的分析和决策能力。

多去观察生活中这些细节,其实哪里都有产品课堂。

作者:唐韧   来源:唐韧公众号(ID:RyanTang007)   个人微信:ryantangv

本文经授权发布,不代表51LA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本文经授权发布,不代表51LA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民工兄弟教我做产品

来源:唐韧 作者:唐韧
2020年02月11日 14:45

我在北京的住处旁边有一个小区刚完工,四环内科技大宅,售价最低 2000 万起,每次路过都会振奋我要好好赚钱的心。

因为还在最后收尾阶段,所以经常能碰到一些施工人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农民工。

我和几个民工兄弟发生了一段小故事,心地善良的我做了一件好事,他们也给我上了一堂产品课。

前些天傍晚出去跑步,路过豪宅楼下时三个民工兄弟把我叫住,向我打听怎么用手机叫车。

其中一人拿着一个破旧的安卓手机给我看,手机屏幕已经花了,可能是经常磨损和摔落的缘故。

屏幕上显示的是滴滴出行的微信小程序,而且已经发出了叫车请求,因为路程较远,所以需要先支付预付费。

费用是 60 多块钱,目的地是六环外的住所。

他们的困惑在于不知道为什么还没上车就需要先付钱,怕付钱后司机不来了,或者担心自己付多了。

我拿着那个有点破旧的手机给他们看了下预付费说明,然后跟他们解释预付费到底是什么意思,以此打消他们的顾虑。

明白什么是预付费后,三人这才放下心完成了支付并发出了叫车请求。

很快,车叫到了,但还有一段距离,我告诉他们在这等一下,司机到了会联系他们的。

就这样,我继续跑步去了。

因为是绕着小区外围跑,跑了一圈回来后,发现他们还站在那。

我又跑过去问他们是不是车还没到,那位大哥说他也不知道,并且给我看了下手机屏幕。

我一看,显示的是车已经到了,但司机并没有电话联系,而是发了一条文字消息说已经到了。

文字消息以一个小红点的方式显示在页面上,民工兄弟显然不知道这具体代表什么意思,所以没点开看。

我看了下车牌号,车其实就停在马路对面,司机正下车抽烟,可能是正好抽根烟,所以没打电话催。

因为民工兄弟穿着一身工服、带着安全帽,所以司机肯定以为不是他们叫的车。

我带着他们过了马路,走到司机面前说是他们叫的车,司机这才意识过来。

司机上下打量了一番这三个民工兄弟,仿佛有些犹豫。我知道司机是嫌他们身上脏,但也没好意思说。

就在此时,感动人的一幕出现了。

三位民工兄弟不约而同的脱下了外套,翻过来穿在了自己的身上,然后用手拍了拍裤子上的灰。

原本以为这种场景只在电视或者小说里才会出现,没想到真让我碰到了,那么的现实和生动。

就这样,他们上车了。

司机没多说,上车关门就走了。

看着远去的车尾灯,我继续开始跑步,心里很暖,同时又觉得民工兄弟给我上了一堂产品课。

事后整理了一下,这里分享出来:

 

1、一款真正好用的产品一定是简洁的、优雅的、不需要经过复杂思考的,是通过直觉和常识就可以顺利使用的。

比如民工兄弟能在微信里打开滴滴出行的小程序这件事。

要么是通过搜索找到的小程序,要么就是通过钱包入口进入的,至少说明他们能熟练使用微信。

微信已经是个国民级产品,它的简洁程度足以覆盖跨度很大的人群和年龄区段。

再看滴滴,其实滴滴已经做得足够简洁了。

大部分情况下用户是能够顺利使用的,但预付费的场景,在现实中很少发生,用户找不到对标,自然就难以理解。

 

2、每一个信息认知和每一步操作都是一个门槛,我们以为的理解无障碍,对于一部分用户来说就是无法理解,就是门槛。

比如预付费,比如文字消息通知,这些在我们看来很好理解的设计,在部分用户眼中就是不理解。

一个不理解的信息和一个不理解的操作相互叠加,直接就混乱掉了用户认知,这跟我们在商场里迷路是一样的。

与其自己猜测用户如何认知,还不如去观察他们如何使用,与其听用户说了什么,还不如看他们具体怎么做的。

 

3、用户行为并不会按照我们所设计和期待的方式发生,用户会按照所处的环境进行动态调整。

就拿司机到达出发地通知乘客这事儿来说,我们的常规认知是司机会打电话通知乘客,有的司机会提前发几条模板消息来通知乘客。

但到底哪个才是关键路径,这个完全取决于当时的环境。

可能大部分司机习惯于打电话,但有的司机在特定场景下可能就会使用文本或语音消息通知。

用户如果一直以接电话的方式作为到达通知,很可能双方就会出现理解偏差,就比如民工兄弟和司机这个特殊场景。

 

做产品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因为总有意料之外的不确定性,不同用户规模和群体也会衍生出差异化的需求。

而大部分产品都是标准解决方案,一套标准适配多种场景和需求,考验的就是产品经理的分析和决策能力。

多去观察生活中这些细节,其实哪里都有产品课堂。

作者:唐韧   来源:唐韧公众号(ID:RyanTang007)   个人微信:ryantangv

本文经授权发布,不代表51LA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本文经授权发布,不代表51LA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