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会造就这些内容创业机会!2位专家直播给出发展建议

2020年04月17日 16:31 来源:见实 作者:直播分享实录

高樟资本范卫锋、资深自媒体人黑马良驹,他们二位在公众号刚出来时,就在深度参与、并找到在微信上内容创业的机会。范卫锋早期顺势公众号红利成功投出了许多优秀的自媒体团队,黑马良驹也享受到了公众号的第一批红利,从传统媒体成功转型做自媒体。今天,视频号他们仍然是微信第一批邀请内测的用户。

 

就在周四下午(3月26日),范卫锋、黑马良驹来到见实直播间深聊了视频号。投资人如何看待视频号这个新增量市场的机会?自媒体人如何利用视频号抓住短视频内容的红利?他们而言,到底会站在怎样的视角,分别分享他们的理解?这一点,格外关键!

 

他们会在微信生态和全短视频平台视角下,一起深聊视频号释放出的内容机会和信号,是给谁的?对一些机会的关键判断,会遵循哪些互联网发展历史规律和客观条件来分析视频号呢?也包括视频号如果和抖音、快手做比较,哪些案例现象会给出大家更多线索指正,及发展建议?


 

自周四大直播结束后,见实公众号后台、群内有许多用户着急索要这次直播回放视频。这背后或许说明:视频号上内容的机会,会迎来许多创作者个人/团队,着急上车
 


 

今天实录是第二篇,昨天第一篇群发的是直播嘉宾草根创业者王强的分享实录,下周继续整理发布第三篇。点击阅读原文可以查看视频回放(欢迎在文末扫码加入见实视频号研究基地,见实会员和基地成员可免费观看如下,Enjoy:


 

如何看待视频号这个新增量市场的机会?

高樟资本创始人范卫锋-直播间 感谢见实邀请,让我有机会和大家交流。我是高樟资本范卫锋,我也开了一个视频号“光头范卫锋”,团队成员也在看和研究视频号。 今天,我的分享主题是,如何看待视频号这个新增量市场的机会?但是分享这个主题之前我先分享两个关键词:规训与激励。怎么理解呢?当一个新的内容平台产生之后,我认为一定要从规训与激励两个方面去看它最终能构成的一个生态是怎样的。 以前有一句话叫“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比如,浙江人的特点是,发音特别复杂。因为被山和水割裂的非常厉害,金华、温州等地方,同一个市下面的村镇,都存在语言不能互通,难听懂。听起来有点扯远了,但其实我们理解互联网产品也是这个道理。快手的水土不一样,抖音的水土不一样,它造就的东西也会不一样。 回到,“规训与激励”两个方面上来,那么理解视频号之前,稍微回溯一下历史。 在微博的规训和激励机制之下,产生了明星,微博是明星的主战场,也包括公知,段子手等,他们在微博上非常活跃,这是微博的规训与激励造就的。所以,在微博上可以跟踪一个东西,叫做潮流。 在微信公众号体系的规训和激励机制之下,我记得是在2012年8月17号的某一个时刻,微信公众号产生了,那么随之又产生了,比如十点读书、夜听、饭统戴老板、星球研究所、42章经……其实,并不是说微信公众号的时代才产生了这些人,而是因为微信公众号的“规训与激励”最适合这些人成长——内容优质、富有深度内涵。 那么快手呢?同样用这两个方面去看快手是什么?大家都知道辛巴、二驴、散打哥、手工耿、四川可乐等等;再比如还有打台球、下棋的等等。所以快手上我们看到是,江湖。这是快手的生态。 抖音的规训与激励之下,产生了什么呢?比如摩登兄弟从腰部主播走向一个亚明星,等等等等更多这样的例子。 还有更多其他平台,我认为也都符合用“规训和激励机制”这两方面去理解背后是什么。平台规则的差异会造就一个生态的不同,所以我认为大家理解思考视频号,要跟官方沟通、去理解官方的用意,而不能只凭着自己去琢磨。 接下来我讲讲我对视频号的一些很模糊的理解,供大家参考。 首先,我认为有可能视频号上会成长出来一批在快手、抖音、小红书、微博、公众号生态里面没有生长出来的人。但是一个生态,或一个新的创业团队,能不能成长起来,一定不是因为它搬运了过去的生产力过来,而是因为它激发出了新的生产力,也满足了新的消费需求。 我相信视频号的定位不是去对标抖音、快手等,任何一个产品,如果它真的做到一定体量之后,我是这样看的,我们开玩笑地说,应该紧张的首先是小红书,因为通过视频的方式呈现出了“你的美好的生活”,这件事情我认为在视频号场景中,我看到一个比较天然的,同时也舒服的一个状态。 第二个,我猜测视频号的官方是不太鼓励,创作者从快手、抖音、公众号进行简单的搬运的,因为这样的方式,我认为并不能给这个世界提供真正的价值。就好像我们在微博时代,一键转发或者一键同步都没有做起来。因为,这没有体现出增量的价值。基于此,我相信微信也不会鼓励大家急功近利做涨粉的事情,因为这样做对他们而言,视频内容的整个氛围对生态而言是一个破坏。另外一点就是变现,我猜测平台也不会鼓励大家过早做变现,因为内容生态不够丰富。 那么,什么样的内容更值得鼓励呢?我认为是美好生活类的内容,比如像经纬张颖在全世界骑摩托车、范冰冰做了个沙拉,包括老范我,“光头范卫锋”在看书。有一个词叫“生活家”,我们在书店里看日本的书,会感觉到有各种各样生活的角落里面都充满了美,比如你可以把插花、做便当这件事情做的很好。 所以我的一个感觉是,各种各样善于生活的人,比如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一个生活的小小侧面,是很有美感的,而且是与众不同的。我所指的生活家,不完全是三里屯生活家,不完全是上海静安寺生活家,以及新天地生活家,他有呃可能是一个农民、一个工人,它可以是非常不经意之间的表现,比如一个人善于做菜,他就是生活家,除了美好生活之外,他是有趣的灵魂,值得令人期待。 我自己也开了一个视频号,叫“光头范卫锋”,跟我的公众号同名。我开视频号纯粹是为了体验,我觉得也很难成为大V。但我是非常认真的在做,非常认真的思考我要发什么内容。后来我想到一个点——精神消费产品的体验。因为我个人是一个注重精神消费的人、投资精神消费行业的人,所以我就先选的读书的品类,尝试推荐一些我感兴趣的书、我喜欢的书,而且一定是我自己读过的。 以后可能还会推荐一些,我看过的并且喜欢的电影,我看过并且喜欢的电视、番剧,或许还有课程、游戏等等。如此看来,我不就是一个精神生活的Vlog博主吗?当然,还有博主会帮你尝试很多种口红,也有很多人帮你游览很多个地方。 所以从我个人视角来看视频号,我认为我能够给这个世界增加一点点内容增量的价值。我相信每一个人都可以这样,每一个人都有一些东西可以被分享。视频号,会激活一大批新的供给者,在快手、抖音没有抓住机会的人。 我做视频号的目标首先是体验,体验完了之后发现有新的收获,就是让我链接了一些新的人,至少我目前最有成就感的是,我时不时在微信上收到一条截图,这个截图是我的一个朋友,也许是我的投资人,我的项目创始人,有的人也许都好久没联系了,然后突然跟我说“我看到了你的推荐,我买了这本书”,我觉得这个事情对我而言是很有成就感的,能获得很多的激励。 从供给侧来看哪些新的爆发的机会可以出现?我觉得大家可以多关注一下新生的内容供给者,就是那些在抖音、快手、B站上面没有火的东西,我觉得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信号,也可能是给一些内容供给者带来的一些新的机会。我觉得更多应该关注原来在别的平台上不那么有名的,到视频号上之后变得更成功,更火了。 有人问我视频号和抖音快手的竞争关系。我觉得这个目前不存在直接的竞争关系,未来的话,理论上来说所有的互联网产品都是竞争者;广义来说,抖音、快手和任天堂游戏也是竞争对手,对吧?因为都在抢夺用户的时间。 那么对于垂直领域的专业人士,做内容原创有机会做起来吗?我觉得这可能是一个大的机会,因为你在其他平台上,整体来说还是泛娱乐的行为占据很大优势,但是垂直领域,根据订阅机制,以及算法的匹配,在微信生态内就能定位到更精准的人群,而且关键是,微信生态里面,这个是直接和微信号、朋友圈、公众号、小程序可以打通的,背后链接的是真实的、可以沉淀、交互、交易的个人。 垂直领域创业人士,我觉得会有非常大的优势,在视频号上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开和泛娱乐的正面竞争,找到对自己有兴趣的人。跟公众号相比呢?又在关注的基础之上,增加了算法匹配的逻辑,让他们能够更容易突破自己原始流量的圈层。 比如,公众号时代很多人喜欢做标题党,和写一些极端的观点,那是因为在公众号时代,只有超级爆款才能够涨粉,所以必须这样做。但如果说算法能够帮你解决一部分的问题,就不需要那么激进的标题。所以做一些更加垂直的内容,促使作者们的心态也会更好。 微信为什么不完全开放视频号呢?我的理解是,这样做非常正确,也是我们非常赞赏的。对平台来说早期的快是没有价值的,能够走多远才是更重要的。这也是为什么,我在前面提到说,在视频号的生态里,变现这件事情目前不用太着急,因为这个时候是平台让你去进化内容的时间窗口。   从内容供给端来说,我认为视频号的目的性会强一点,会更加集中展现在普通人的某些侧面。我不看好目前把视频号当做朋友圈来发的人。此外,我觉得在视频号上讲如何创业这件事情,意思也不是很大。但我很多朋友在讲,他们都是为了体验。因为在视频号的产品中,我老觉得教给别人创业这件事情,不是一个大众的刚需,特别在今天这个时代。 我希望视频号会火,希望内容平台的生态越来越丰富,就好像希望这个城市里边有越来越多的商场,提供很多不同吃饭的地方一样,而不希望这个城市只有十个万达广场,而万达广场里面都是一样的商店。 当年,我开微信公众号的时候,当时市场上还没有什么人能够从写字这件事情上挣到过钱的,所以大家来开公众号,那个时候都是基于兴趣为主。 现在这波视频号起来,我觉得会出现很大的变化,比如这几年内容创业的浪潮起来了,让很多人挣到钱。同时,也包括我们投过的很多项目,来看视频号的机会,都变得不太纯粹,都认为这个里面有很多商机,我不能说这是错的,毕竟我是他们的投资人。 但是,我认为如果大家打算进入视频号的话,早期功利太强,真的会缺少了那么一点点自然生长的美感。我相信早期去快手开号的那批人,应该没想到过,在今天自己能挣那么多钱。比如,辛巴和散打哥等,他们在早期肯定没想过如今能做这么大。这样看来,我倒觉得能用这样认知来看视频号,这会是一个很大的区别。 最后总结一下,希望大家多回归一点初心,我个人期待视频号会有更多内容是“美好生活和有趣灵魂”,这个是我认为视频号上能够给这个世界呈现出的非常好的增量内容。感谢,见实,让我有机会汇报一些,我对视频号一些不成熟的小小的感悟。非常感谢!
 

如何利用视频号抓住短视频内容的红利?

资深自媒体人黑马良驹-直播间

   

我先分享下自己,自参与视频号内测以来的感受。开始玩视频号时,不太习惯是一定的,因为我也玩抖音、玩快手,以及其他平台。不太习惯的原因是因为习惯了其他平台上的特点而导致的,比如微信完全是原生态视频素材,没有滤镜,没有道具,且是1:1的视频尺寸,对我而言压力会很大。


 

同时,内测视频号的第一批开放用户,自媒体大叔比例是真不少,被很多能看视频号的用户喊成了“油腻天团”。这种颜值还出来,真是给世界带来伤害。

 

那么,对于原本从事文字的工作者而言,生产文字是没有什么太大压力的,并且文字传达出的人设,是有距离的。视频号就不同了,完全变了,要玩必须要露脸。做直播也是,自己需要直面自己的颜值。所以,生产文字和生产视频,不是所有文字工作都可以直面的。

 

但是对于自媒体大叔的我们而言,对流量、对内容强烈的渴望,视频号是我们自媒体大叔最后的倔强。我知道的,其实身边很多的自媒体工作者都尝试过抖音、快手,但发现的确不能适应,生态也不太适合我们。

 

说回到文字和视频上的差别,目前我认为还是有很多人,并不能清晰知道或者找到,原本擅长文字的怎样用视频的形式更好的表达出来。因为文字和视频差异太大了,视频有视频的语言。这也是为什么从腾讯生态来讲,短视频爆发的机会,其实是建立在有了抖音之后,才发生的颠覆性改变。

 

那么对于短视频而言,大家可能第一认知是美颜滤镜更为关键。但其实不是,最好的滤镜是“音频”,因为有了音频,任何一段音乐,任何一个场景出来,大家都觉得很时尚,我认为这是一个很革命性的进步。中国人是缺乏视频化表演能力和视频语言能力的。比如我自己,我有内容,有观点,但就是缺乏文字视频化的能力和基本的美感。

 

第二个要讲的是,从我的角度来理解一下,微信为什么要做视频号?我突然有一天明白了,其实视频号不需要跟抖音、快手做区别。最需要明白的是,微信做视频号其实是想丰富它的内容生态。就跟当初2012年微信做公众号是一样的。那个时候为了丰富朋友圈的内容,推出了公众号。好多人从中获得了红利,不管是做自媒体还是做投资的,基本都是从传统媒体转型出来做的。

 

为什么在今天微信才去做视频号呢?我认为这是一个经官方调研出的一个结论。就是发现在朋友圈里面分享短视频内容的用户越来越多了,但是短视频内容平台没有一个是腾讯系的。所以这个而言,太严峻了。虽然社交是一个刚性需求,但是社交需要内容,需要润滑剂,需要黏性,而现在短视频又占领了很大部分的用户时长。腾讯虽然投了快手,也扶持了微视,以及其他产品等等,后来发现没有自己的产品体系。

 

与此同时,头条系在短视频赛道上,一直在激进、高速运转,那么对于腾讯来说我认为这个局势很严峻。现在抖音日活有4个多亿,快手接近3个亿,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他不能丢掉。

 

所以这个时候它建立了一个通道,有了视频号。但微信自发展以来,微信的特点就是工具化,给大家提供一个舞台,谁有本事自己来表演就可以了

 

可以发现公众号和视频号其实非常类似,如果想让内容更美观,对不起我没有,得需要自己找第三方工具来解决。视频号也是一样,让大家自己去找,比如剪映等APP。

 

所以现在腾讯来all in视频号,其实也是我们最后的机会,也是腾讯自己的机会。

 

第三个要讲的是视频号的算法,目前也是大家最为关注的。但去猜视频号算法的同时,都不能避开研究抖音、快手的算法。虽然抖音号称是智能推荐,但是智能推荐完全是一种强运营的智能推荐,利用算法把最爆款的内容给算出来。

 

据说早期抖音内测,找的是一些北京舞蹈学院,或类似于专业院校的俊男、靓女,拍了一系列的短视频。目的是,确定内容的属性,潮、酷、年轻人,并且后续是强运营的手段,包括弄各种挑战赛,各种视频,你会发现好多视频的点赞都是几十万、几百万,甚至有的接近千万的点赞量。证明官方把流量全给了头部的大号,所以抖音生态的机会天然属于头部的MCN机构,因为抖音完全是基于用户的算法和媒体属性来做起来的生态。

 

这就是为什么抖音广告做的很好,去年广告做了700多个亿。但是抖音有两个版块做的不好,一个是直播,一个是电商。直播跟快手有很大的差距,电商更惨,抖音只有一百多个亿。所以抖音平台具有媒体属性,种草特别好。当淘宝直播展开媒体侧以后,把李佳琦、薇娅全推在抖音上来,相当于在抖音上给大家种草,让用户去淘宝直播上消费。但是罗永浩近期也将在抖音上做直播,这是一个很大的信号,证明抖音自己要做小店了,不光是给用户种草了。

 

再来看快手,快手去年电商带货做了500多个亿,这个量还是可以的。他们是一个创作者的心态,30%给头部,并且是弱运营,70%给创作者,给这些老铁们。所以和抖音形成了很大的区别,虽然快手上很少会发现有几十万、几百万个赞,但那些直播带货的人做的非常好。

 

那么,从短视频的前几年来看,其实是抖音跑赢了。因为抖音的媒体算法是效率最高的,但是后续发展的阶段遇了问题,就是持续性。如果一个短视频平台没有社交,相当于是无根之水

 

这时,视频号的机会就来了。打个比方,你在抖音、快手上看一个小姐姐再漂亮,对你也有一定的冲击,但是如果你有一天在视频号上发现,你的前女友她在跳舞,哪个对你的冲击性更强一点?

 

从短视频的机会上来看,不管是抖音还是快手,证明算法在内容分发上是有优势的,效率也非常高,它可以把媒体属性做到最大。但是有缺陷,缺陷在于缺少互动。我们这种自媒体大叔,虽然颜值有限,但是在视频号上找到了存在感,就在于关系链还在这里头。所以,互动还是很重要的。

 

短视频,我把它分为两种,一种是泛娱乐短视频,比如美女、美食、旅行等,这跟马斯洛的消费需求是一样的,很容易出爆款。比如自媒体大叔讲半天,一个视频录好多次,不如小哥哥小姐姐来个一字马,这也是人得最基本需求。但是除去这种需求之外,还有一种社交短视频,比如自我价值的体现,讲讲创业,每天还要定时喝点鸡汤。这个可能就是留给微信的一种机会。

 

不管是流量调控还是智能推荐,算法的逻辑是有局限的。为什么好多人喜欢看朋友圈呢?因为朋友圈里的内容是你的好友给你筛选过的。所以大家讨论视频号时,都会讲出圈,我觉得这也是一个悖论。因为应该做的是,在你圈子里先立足,圈子内的用户觉得有价值,才能够出圈。

 

从目前来判断,微信就有绝对优势,区别在于哪些人是常驻的,哪些人是住旅店的。基于这个来看,我觉得微信的视频号已经成功了一半。首先我认为要认清楚的是,内容输出端,一定第一个考虑是帮微信完善它的内容生态,再从后续内容分发上下工夫。从这个角度来看,我觉得短视频都差不多,核心在内容分发和算法上,而微信最大的优势就是它的关系链,算法是有机会实现优化的。但社交而言,其他平台都没有,也很难建立。

 

我想重点强调,大家不要忘了腾讯是干啥的?腾讯是中国互联网界的红利收割机,就是说只要你做成一个东西,我有用户就去收割,比如微信新闻客户端、视频,也包括电商,最终投资了拼多多和京东。

 

抖音4亿日活,快手3亿日活,他们做了一件什么事情呢?帮用户习惯养成了看视频的习惯,并且也会用剪辑软件了,也知道各种道具怎么玩了。这时候微信告诉大家,来视频号发短视频吧。

 

不能说腾讯是“老谋深算”吧,但是在红利收割上从来没有失过手。我个人判断这次视频号也不会失手。并且更大的红利还没有释放出来,我觉得下一步朋友圈分享直接就是视频播放。当然这个需要给微信时间。如果这个开放出来,冲击还是蛮大的。就跟高樟资本范总所理解的一样,好饭不怕晚。公众号第一波只是试水,真正赚钱的是第二波。到那个时候红利期会更好。所以我的建议是在这个时候,应该想好怎么去做内容。

 

最后,再聊一下未来视频号的商业化。现在短视频商业化有三件套:广告、直播、带货。广告还是属于头部的MCN机构、明星的。直播是秀场类主播的机会,如果你没有这个天赋,或者没有这个能力,干脆别想。我觉得微信做视频号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为了未来短视频种草和带货而生的

 

直播带货,短视频带货,其实已是潮流。对于年轻人来讲,他们不排斥你给他推荐产品。所以带货、种草,几乎是所有平台都要考虑去做的。但是什么来承载种草呢?就是短视频。那么短视频的商业化,短视频再跟广告结合,这种打法已经非常的有效了,这也是一个很大的趋势。

 

所以大家应该关注,穿搭、旅行、美食、亲子等垂直领域的种草短视频内容的机会,未来商业化很容易。做细分领域,相当于你离钱非常近,并且很自然。这个时代和原来有很大区别,比如搞笑、剧情类题材,虽然曝光量很大,但是商业化有很大的问题,大家也就看个热闹。当然,赚点小钱还是可以的。

 

而未来呢?对于平台来讲,带货+电商的结合,不一定是大家想的狭义的直播电商,会成为年轻人的潮流、主流,也是未来几乎所有平台的增长点。那么,对于我们草根创业者比较重要的两个机会是,一个是种草,一个是知识付费


 

哪些行业会快速占领流量阵地呢?还是细分领域,比如医生、全职妈妈等。其实调性内容层面和抖音、快手一样,核心最终还是算法,怎么通过关系链和系统推荐,能够让你找到真正属于你的群体,这也是抖音、快手遇到的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因为目前完全是盲推,随便打一个标签,把人的丰富性、多维度简单化了。我的建议是只要在细分领域上有积累,迟早会爆出来。

 

但是大家都说视频把门槛降低了,其实不是。视频的门槛降低了,但是对产生优质内容的门槛更高了。基于此,建议大家多学一学视频语言,多招一些年轻人。要适应把原有的知识架构,跟视频语言结合起来,我觉得这是属于未来时代的。

 

那么再远一点看,我认为微信会基于视频号,肯定会做直播。还是那个逻辑,短视频是给直播承接粉丝的。比如最早的MC天佑,他是在快手上积累起来的粉丝,通过YY商业化,后来快手基本把他们承接过来了。

 

结论就是,通过短视频积累粉丝,通过直播去商业化,这是跑的通的模式。我觉得未来视频号也会打通这个,它不会给到第三方去做。所以未来大家看视频号机会,一定要和小程序直播的能力绑定在一起去看。


 

注:第二场视频号直播分享实录已陆续在见实公众号发布,今天是第二篇,请查阅。第三篇,请随时关注见实公众号。    

     

小编注: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观看本场直播的回放(见实会员和基地成员免费观看)。扫描下方海报中的二维码,欢迎加入见实新组建的微信视频号研究基地。详情点此链接:来一起研究视频号吧,这有资料和群!

 

转载自公众号:见实(微信号:jianshitongxue)
作者:徐志斌
本文经授权发布,不代表51LA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本文经授权发布,不代表51LA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视频号会造就这些内容创业机会!2位专家直播给出发展建议

来源:见实 作者:直播分享实录
2020年04月17日 16:31

高樟资本范卫锋、资深自媒体人黑马良驹,他们二位在公众号刚出来时,就在深度参与、并找到在微信上内容创业的机会。范卫锋早期顺势公众号红利成功投出了许多优秀的自媒体团队,黑马良驹也享受到了公众号的第一批红利,从传统媒体成功转型做自媒体。今天,视频号他们仍然是微信第一批邀请内测的用户。

 

就在周四下午(3月26日),范卫锋、黑马良驹来到见实直播间深聊了视频号。投资人如何看待视频号这个新增量市场的机会?自媒体人如何利用视频号抓住短视频内容的红利?他们而言,到底会站在怎样的视角,分别分享他们的理解?这一点,格外关键!

 

他们会在微信生态和全短视频平台视角下,一起深聊视频号释放出的内容机会和信号,是给谁的?对一些机会的关键判断,会遵循哪些互联网发展历史规律和客观条件来分析视频号呢?也包括视频号如果和抖音、快手做比较,哪些案例现象会给出大家更多线索指正,及发展建议?


 

自周四大直播结束后,见实公众号后台、群内有许多用户着急索要这次直播回放视频。这背后或许说明:视频号上内容的机会,会迎来许多创作者个人/团队,着急上车
 


 

今天实录是第二篇,昨天第一篇群发的是直播嘉宾草根创业者王强的分享实录,下周继续整理发布第三篇。点击阅读原文可以查看视频回放(欢迎在文末扫码加入见实视频号研究基地,见实会员和基地成员可免费观看如下,Enjoy:


 

如何看待视频号这个新增量市场的机会?

高樟资本创始人范卫锋-直播间 感谢见实邀请,让我有机会和大家交流。我是高樟资本范卫锋,我也开了一个视频号“光头范卫锋”,团队成员也在看和研究视频号。 今天,我的分享主题是,如何看待视频号这个新增量市场的机会?但是分享这个主题之前我先分享两个关键词:规训与激励。怎么理解呢?当一个新的内容平台产生之后,我认为一定要从规训与激励两个方面去看它最终能构成的一个生态是怎样的。 以前有一句话叫“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比如,浙江人的特点是,发音特别复杂。因为被山和水割裂的非常厉害,金华、温州等地方,同一个市下面的村镇,都存在语言不能互通,难听懂。听起来有点扯远了,但其实我们理解互联网产品也是这个道理。快手的水土不一样,抖音的水土不一样,它造就的东西也会不一样。 回到,“规训与激励”两个方面上来,那么理解视频号之前,稍微回溯一下历史。 在微博的规训和激励机制之下,产生了明星,微博是明星的主战场,也包括公知,段子手等,他们在微博上非常活跃,这是微博的规训与激励造就的。所以,在微博上可以跟踪一个东西,叫做潮流。 在微信公众号体系的规训和激励机制之下,我记得是在2012年8月17号的某一个时刻,微信公众号产生了,那么随之又产生了,比如十点读书、夜听、饭统戴老板、星球研究所、42章经……其实,并不是说微信公众号的时代才产生了这些人,而是因为微信公众号的“规训与激励”最适合这些人成长——内容优质、富有深度内涵。 那么快手呢?同样用这两个方面去看快手是什么?大家都知道辛巴、二驴、散打哥、手工耿、四川可乐等等;再比如还有打台球、下棋的等等。所以快手上我们看到是,江湖。这是快手的生态。 抖音的规训与激励之下,产生了什么呢?比如摩登兄弟从腰部主播走向一个亚明星,等等等等更多这样的例子。 还有更多其他平台,我认为也都符合用“规训和激励机制”这两方面去理解背后是什么。平台规则的差异会造就一个生态的不同,所以我认为大家理解思考视频号,要跟官方沟通、去理解官方的用意,而不能只凭着自己去琢磨。 接下来我讲讲我对视频号的一些很模糊的理解,供大家参考。 首先,我认为有可能视频号上会成长出来一批在快手、抖音、小红书、微博、公众号生态里面没有生长出来的人。但是一个生态,或一个新的创业团队,能不能成长起来,一定不是因为它搬运了过去的生产力过来,而是因为它激发出了新的生产力,也满足了新的消费需求。 我相信视频号的定位不是去对标抖音、快手等,任何一个产品,如果它真的做到一定体量之后,我是这样看的,我们开玩笑地说,应该紧张的首先是小红书,因为通过视频的方式呈现出了“你的美好的生活”,这件事情我认为在视频号场景中,我看到一个比较天然的,同时也舒服的一个状态。 第二个,我猜测视频号的官方是不太鼓励,创作者从快手、抖音、公众号进行简单的搬运的,因为这样的方式,我认为并不能给这个世界提供真正的价值。就好像我们在微博时代,一键转发或者一键同步都没有做起来。因为,这没有体现出增量的价值。基于此,我相信微信也不会鼓励大家急功近利做涨粉的事情,因为这样做对他们而言,视频内容的整个氛围对生态而言是一个破坏。另外一点就是变现,我猜测平台也不会鼓励大家过早做变现,因为内容生态不够丰富。 那么,什么样的内容更值得鼓励呢?我认为是美好生活类的内容,比如像经纬张颖在全世界骑摩托车、范冰冰做了个沙拉,包括老范我,“光头范卫锋”在看书。有一个词叫“生活家”,我们在书店里看日本的书,会感觉到有各种各样生活的角落里面都充满了美,比如你可以把插花、做便当这件事情做的很好。 所以我的一个感觉是,各种各样善于生活的人,比如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一个生活的小小侧面,是很有美感的,而且是与众不同的。我所指的生活家,不完全是三里屯生活家,不完全是上海静安寺生活家,以及新天地生活家,他有呃可能是一个农民、一个工人,它可以是非常不经意之间的表现,比如一个人善于做菜,他就是生活家,除了美好生活之外,他是有趣的灵魂,值得令人期待。 我自己也开了一个视频号,叫“光头范卫锋”,跟我的公众号同名。我开视频号纯粹是为了体验,我觉得也很难成为大V。但我是非常认真的在做,非常认真的思考我要发什么内容。后来我想到一个点——精神消费产品的体验。因为我个人是一个注重精神消费的人、投资精神消费行业的人,所以我就先选的读书的品类,尝试推荐一些我感兴趣的书、我喜欢的书,而且一定是我自己读过的。 以后可能还会推荐一些,我看过的并且喜欢的电影,我看过并且喜欢的电视、番剧,或许还有课程、游戏等等。如此看来,我不就是一个精神生活的Vlog博主吗?当然,还有博主会帮你尝试很多种口红,也有很多人帮你游览很多个地方。 所以从我个人视角来看视频号,我认为我能够给这个世界增加一点点内容增量的价值。我相信每一个人都可以这样,每一个人都有一些东西可以被分享。视频号,会激活一大批新的供给者,在快手、抖音没有抓住机会的人。 我做视频号的目标首先是体验,体验完了之后发现有新的收获,就是让我链接了一些新的人,至少我目前最有成就感的是,我时不时在微信上收到一条截图,这个截图是我的一个朋友,也许是我的投资人,我的项目创始人,有的人也许都好久没联系了,然后突然跟我说“我看到了你的推荐,我买了这本书”,我觉得这个事情对我而言是很有成就感的,能获得很多的激励。 从供给侧来看哪些新的爆发的机会可以出现?我觉得大家可以多关注一下新生的内容供给者,就是那些在抖音、快手、B站上面没有火的东西,我觉得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信号,也可能是给一些内容供给者带来的一些新的机会。我觉得更多应该关注原来在别的平台上不那么有名的,到视频号上之后变得更成功,更火了。 有人问我视频号和抖音快手的竞争关系。我觉得这个目前不存在直接的竞争关系,未来的话,理论上来说所有的互联网产品都是竞争者;广义来说,抖音、快手和任天堂游戏也是竞争对手,对吧?因为都在抢夺用户的时间。 那么对于垂直领域的专业人士,做内容原创有机会做起来吗?我觉得这可能是一个大的机会,因为你在其他平台上,整体来说还是泛娱乐的行为占据很大优势,但是垂直领域,根据订阅机制,以及算法的匹配,在微信生态内就能定位到更精准的人群,而且关键是,微信生态里面,这个是直接和微信号、朋友圈、公众号、小程序可以打通的,背后链接的是真实的、可以沉淀、交互、交易的个人。 垂直领域创业人士,我觉得会有非常大的优势,在视频号上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开和泛娱乐的正面竞争,找到对自己有兴趣的人。跟公众号相比呢?又在关注的基础之上,增加了算法匹配的逻辑,让他们能够更容易突破自己原始流量的圈层。 比如,公众号时代很多人喜欢做标题党,和写一些极端的观点,那是因为在公众号时代,只有超级爆款才能够涨粉,所以必须这样做。但如果说算法能够帮你解决一部分的问题,就不需要那么激进的标题。所以做一些更加垂直的内容,促使作者们的心态也会更好。 微信为什么不完全开放视频号呢?我的理解是,这样做非常正确,也是我们非常赞赏的。对平台来说早期的快是没有价值的,能够走多远才是更重要的。这也是为什么,我在前面提到说,在视频号的生态里,变现这件事情目前不用太着急,因为这个时候是平台让你去进化内容的时间窗口。   从内容供给端来说,我认为视频号的目的性会强一点,会更加集中展现在普通人的某些侧面。我不看好目前把视频号当做朋友圈来发的人。此外,我觉得在视频号上讲如何创业这件事情,意思也不是很大。但我很多朋友在讲,他们都是为了体验。因为在视频号的产品中,我老觉得教给别人创业这件事情,不是一个大众的刚需,特别在今天这个时代。 我希望视频号会火,希望内容平台的生态越来越丰富,就好像希望这个城市里边有越来越多的商场,提供很多不同吃饭的地方一样,而不希望这个城市只有十个万达广场,而万达广场里面都是一样的商店。 当年,我开微信公众号的时候,当时市场上还没有什么人能够从写字这件事情上挣到过钱的,所以大家来开公众号,那个时候都是基于兴趣为主。 现在这波视频号起来,我觉得会出现很大的变化,比如这几年内容创业的浪潮起来了,让很多人挣到钱。同时,也包括我们投过的很多项目,来看视频号的机会,都变得不太纯粹,都认为这个里面有很多商机,我不能说这是错的,毕竟我是他们的投资人。 但是,我认为如果大家打算进入视频号的话,早期功利太强,真的会缺少了那么一点点自然生长的美感。我相信早期去快手开号的那批人,应该没想到过,在今天自己能挣那么多钱。比如,辛巴和散打哥等,他们在早期肯定没想过如今能做这么大。这样看来,我倒觉得能用这样认知来看视频号,这会是一个很大的区别。 最后总结一下,希望大家多回归一点初心,我个人期待视频号会有更多内容是“美好生活和有趣灵魂”,这个是我认为视频号上能够给这个世界呈现出的非常好的增量内容。感谢,见实,让我有机会汇报一些,我对视频号一些不成熟的小小的感悟。非常感谢!
 

如何利用视频号抓住短视频内容的红利?

资深自媒体人黑马良驹-直播间

   

我先分享下自己,自参与视频号内测以来的感受。开始玩视频号时,不太习惯是一定的,因为我也玩抖音、玩快手,以及其他平台。不太习惯的原因是因为习惯了其他平台上的特点而导致的,比如微信完全是原生态视频素材,没有滤镜,没有道具,且是1:1的视频尺寸,对我而言压力会很大。


 

同时,内测视频号的第一批开放用户,自媒体大叔比例是真不少,被很多能看视频号的用户喊成了“油腻天团”。这种颜值还出来,真是给世界带来伤害。

 

那么,对于原本从事文字的工作者而言,生产文字是没有什么太大压力的,并且文字传达出的人设,是有距离的。视频号就不同了,完全变了,要玩必须要露脸。做直播也是,自己需要直面自己的颜值。所以,生产文字和生产视频,不是所有文字工作都可以直面的。

 

但是对于自媒体大叔的我们而言,对流量、对内容强烈的渴望,视频号是我们自媒体大叔最后的倔强。我知道的,其实身边很多的自媒体工作者都尝试过抖音、快手,但发现的确不能适应,生态也不太适合我们。

 

说回到文字和视频上的差别,目前我认为还是有很多人,并不能清晰知道或者找到,原本擅长文字的怎样用视频的形式更好的表达出来。因为文字和视频差异太大了,视频有视频的语言。这也是为什么从腾讯生态来讲,短视频爆发的机会,其实是建立在有了抖音之后,才发生的颠覆性改变。

 

那么对于短视频而言,大家可能第一认知是美颜滤镜更为关键。但其实不是,最好的滤镜是“音频”,因为有了音频,任何一段音乐,任何一个场景出来,大家都觉得很时尚,我认为这是一个很革命性的进步。中国人是缺乏视频化表演能力和视频语言能力的。比如我自己,我有内容,有观点,但就是缺乏文字视频化的能力和基本的美感。

 

第二个要讲的是,从我的角度来理解一下,微信为什么要做视频号?我突然有一天明白了,其实视频号不需要跟抖音、快手做区别。最需要明白的是,微信做视频号其实是想丰富它的内容生态。就跟当初2012年微信做公众号是一样的。那个时候为了丰富朋友圈的内容,推出了公众号。好多人从中获得了红利,不管是做自媒体还是做投资的,基本都是从传统媒体转型出来做的。

 

为什么在今天微信才去做视频号呢?我认为这是一个经官方调研出的一个结论。就是发现在朋友圈里面分享短视频内容的用户越来越多了,但是短视频内容平台没有一个是腾讯系的。所以这个而言,太严峻了。虽然社交是一个刚性需求,但是社交需要内容,需要润滑剂,需要黏性,而现在短视频又占领了很大部分的用户时长。腾讯虽然投了快手,也扶持了微视,以及其他产品等等,后来发现没有自己的产品体系。

 

与此同时,头条系在短视频赛道上,一直在激进、高速运转,那么对于腾讯来说我认为这个局势很严峻。现在抖音日活有4个多亿,快手接近3个亿,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他不能丢掉。

 

所以这个时候它建立了一个通道,有了视频号。但微信自发展以来,微信的特点就是工具化,给大家提供一个舞台,谁有本事自己来表演就可以了

 

可以发现公众号和视频号其实非常类似,如果想让内容更美观,对不起我没有,得需要自己找第三方工具来解决。视频号也是一样,让大家自己去找,比如剪映等APP。

 

所以现在腾讯来all in视频号,其实也是我们最后的机会,也是腾讯自己的机会。

 

第三个要讲的是视频号的算法,目前也是大家最为关注的。但去猜视频号算法的同时,都不能避开研究抖音、快手的算法。虽然抖音号称是智能推荐,但是智能推荐完全是一种强运营的智能推荐,利用算法把最爆款的内容给算出来。

 

据说早期抖音内测,找的是一些北京舞蹈学院,或类似于专业院校的俊男、靓女,拍了一系列的短视频。目的是,确定内容的属性,潮、酷、年轻人,并且后续是强运营的手段,包括弄各种挑战赛,各种视频,你会发现好多视频的点赞都是几十万、几百万,甚至有的接近千万的点赞量。证明官方把流量全给了头部的大号,所以抖音生态的机会天然属于头部的MCN机构,因为抖音完全是基于用户的算法和媒体属性来做起来的生态。

 

这就是为什么抖音广告做的很好,去年广告做了700多个亿。但是抖音有两个版块做的不好,一个是直播,一个是电商。直播跟快手有很大的差距,电商更惨,抖音只有一百多个亿。所以抖音平台具有媒体属性,种草特别好。当淘宝直播展开媒体侧以后,把李佳琦、薇娅全推在抖音上来,相当于在抖音上给大家种草,让用户去淘宝直播上消费。但是罗永浩近期也将在抖音上做直播,这是一个很大的信号,证明抖音自己要做小店了,不光是给用户种草了。

 

再来看快手,快手去年电商带货做了500多个亿,这个量还是可以的。他们是一个创作者的心态,30%给头部,并且是弱运营,70%给创作者,给这些老铁们。所以和抖音形成了很大的区别,虽然快手上很少会发现有几十万、几百万个赞,但那些直播带货的人做的非常好。

 

那么,从短视频的前几年来看,其实是抖音跑赢了。因为抖音的媒体算法是效率最高的,但是后续发展的阶段遇了问题,就是持续性。如果一个短视频平台没有社交,相当于是无根之水

 

这时,视频号的机会就来了。打个比方,你在抖音、快手上看一个小姐姐再漂亮,对你也有一定的冲击,但是如果你有一天在视频号上发现,你的前女友她在跳舞,哪个对你的冲击性更强一点?

 

从短视频的机会上来看,不管是抖音还是快手,证明算法在内容分发上是有优势的,效率也非常高,它可以把媒体属性做到最大。但是有缺陷,缺陷在于缺少互动。我们这种自媒体大叔,虽然颜值有限,但是在视频号上找到了存在感,就在于关系链还在这里头。所以,互动还是很重要的。

 

短视频,我把它分为两种,一种是泛娱乐短视频,比如美女、美食、旅行等,这跟马斯洛的消费需求是一样的,很容易出爆款。比如自媒体大叔讲半天,一个视频录好多次,不如小哥哥小姐姐来个一字马,这也是人得最基本需求。但是除去这种需求之外,还有一种社交短视频,比如自我价值的体现,讲讲创业,每天还要定时喝点鸡汤。这个可能就是留给微信的一种机会。

 

不管是流量调控还是智能推荐,算法的逻辑是有局限的。为什么好多人喜欢看朋友圈呢?因为朋友圈里的内容是你的好友给你筛选过的。所以大家讨论视频号时,都会讲出圈,我觉得这也是一个悖论。因为应该做的是,在你圈子里先立足,圈子内的用户觉得有价值,才能够出圈。

 

从目前来判断,微信就有绝对优势,区别在于哪些人是常驻的,哪些人是住旅店的。基于这个来看,我觉得微信的视频号已经成功了一半。首先我认为要认清楚的是,内容输出端,一定第一个考虑是帮微信完善它的内容生态,再从后续内容分发上下工夫。从这个角度来看,我觉得短视频都差不多,核心在内容分发和算法上,而微信最大的优势就是它的关系链,算法是有机会实现优化的。但社交而言,其他平台都没有,也很难建立。

 

我想重点强调,大家不要忘了腾讯是干啥的?腾讯是中国互联网界的红利收割机,就是说只要你做成一个东西,我有用户就去收割,比如微信新闻客户端、视频,也包括电商,最终投资了拼多多和京东。

 

抖音4亿日活,快手3亿日活,他们做了一件什么事情呢?帮用户习惯养成了看视频的习惯,并且也会用剪辑软件了,也知道各种道具怎么玩了。这时候微信告诉大家,来视频号发短视频吧。

 

不能说腾讯是“老谋深算”吧,但是在红利收割上从来没有失过手。我个人判断这次视频号也不会失手。并且更大的红利还没有释放出来,我觉得下一步朋友圈分享直接就是视频播放。当然这个需要给微信时间。如果这个开放出来,冲击还是蛮大的。就跟高樟资本范总所理解的一样,好饭不怕晚。公众号第一波只是试水,真正赚钱的是第二波。到那个时候红利期会更好。所以我的建议是在这个时候,应该想好怎么去做内容。

 

最后,再聊一下未来视频号的商业化。现在短视频商业化有三件套:广告、直播、带货。广告还是属于头部的MCN机构、明星的。直播是秀场类主播的机会,如果你没有这个天赋,或者没有这个能力,干脆别想。我觉得微信做视频号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为了未来短视频种草和带货而生的

 

直播带货,短视频带货,其实已是潮流。对于年轻人来讲,他们不排斥你给他推荐产品。所以带货、种草,几乎是所有平台都要考虑去做的。但是什么来承载种草呢?就是短视频。那么短视频的商业化,短视频再跟广告结合,这种打法已经非常的有效了,这也是一个很大的趋势。

 

所以大家应该关注,穿搭、旅行、美食、亲子等垂直领域的种草短视频内容的机会,未来商业化很容易。做细分领域,相当于你离钱非常近,并且很自然。这个时代和原来有很大区别,比如搞笑、剧情类题材,虽然曝光量很大,但是商业化有很大的问题,大家也就看个热闹。当然,赚点小钱还是可以的。

 

而未来呢?对于平台来讲,带货+电商的结合,不一定是大家想的狭义的直播电商,会成为年轻人的潮流、主流,也是未来几乎所有平台的增长点。那么,对于我们草根创业者比较重要的两个机会是,一个是种草,一个是知识付费


 

哪些行业会快速占领流量阵地呢?还是细分领域,比如医生、全职妈妈等。其实调性内容层面和抖音、快手一样,核心最终还是算法,怎么通过关系链和系统推荐,能够让你找到真正属于你的群体,这也是抖音、快手遇到的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因为目前完全是盲推,随便打一个标签,把人的丰富性、多维度简单化了。我的建议是只要在细分领域上有积累,迟早会爆出来。

 

但是大家都说视频把门槛降低了,其实不是。视频的门槛降低了,但是对产生优质内容的门槛更高了。基于此,建议大家多学一学视频语言,多招一些年轻人。要适应把原有的知识架构,跟视频语言结合起来,我觉得这是属于未来时代的。

 

那么再远一点看,我认为微信会基于视频号,肯定会做直播。还是那个逻辑,短视频是给直播承接粉丝的。比如最早的MC天佑,他是在快手上积累起来的粉丝,通过YY商业化,后来快手基本把他们承接过来了。

 

结论就是,通过短视频积累粉丝,通过直播去商业化,这是跑的通的模式。我觉得未来视频号也会打通这个,它不会给到第三方去做。所以未来大家看视频号机会,一定要和小程序直播的能力绑定在一起去看。


 

注:第二场视频号直播分享实录已陆续在见实公众号发布,今天是第二篇,请查阅。第三篇,请随时关注见实公众号。    

     

小编注: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观看本场直播的回放(见实会员和基地成员免费观看)。扫描下方海报中的二维码,欢迎加入见实新组建的微信视频号研究基地。详情点此链接:来一起研究视频号吧,这有资料和群!

 

转载自公众号:见实(微信号:jianshitongxue)
作者:徐志斌
本文经授权发布,不代表51LA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本文经授权发布,不代表51LA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